
奶水不足如何催奶,催奶中药有哪些
奶水不足如何催奶
有些产后的妈妈们会出现奶水不足的情况,那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快速的催奶呢?妈网百科为您介绍几招:
1、鲫鱼汤,市场上的新鲜鲫鱼,在锅里翻炒一下,鱼皮变焦黄后放入水,慢慢炖,直至乳白色,稍微多炖一会儿,汤汁才比较浓,然后把鱼肉都吃掉!
2、酒酿,就是用糯米做的酒酿,酸酸甜甜的,比较下奶,但这个要注意量,吃得多很容易上火;
3、榴莲,这个很下奶的,同理这个也比较湿热;
4、包点通草,炖猪蹄汤的时候放进去,吃猪蹄并喝汤,很有效;
5、御众堂的通奶下奶汤+乳母乐,这个下奶也很有效果的,效果还是蛮明显的。当然这些药都是纯天然制剂,没有任何副作用的,乳母乐的主要成分是阿胶和精选山药,都是平时吃的,所以可以放心食用。
还有就是要让宝宝多吸,乳房多排空,增加奶量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宝宝多吸,如果宝宝不吸,喝再多的汤吃再多的下奶药都没有用。
催奶中药有哪些很多妈妈由于产后不仅就奶水不足了,奶水不足宝宝就会娃娃大哭。一般奶水不足有的妈妈么会选择奶粉,但是现在的奶粉也存在安全食品问题,例如,曾经轰动全国的奶粉事件三鹿氰胺奶粉。为了孩子的安全说到底还是母乳比较安全。母乳不足只能通过催乳的方法。其中,在中医学认为缺乳主要有两种发病机理:气血虚弱、肝郁气滞。那么具体催奶中药有哪些呢?
1、漏芦:漏芦有清热解毒、消痛散结、通经下乳之效。乳汁不下、乳房胀痛可与穿山甲、王不留行配伍应用。
2、桑寄生:桑寄生有祛风湿、益肝肾、安胎之效。用于产后乳汁少、乳汁不畅、或乳房胀痛,可与路路能通、丝瓜络配伍应用。
3、玉米:玉米须当食用成熟之玉米须,秋后剥取玉米时可获得。《滇南本草》认为其“宽肠下气,治妇人乳结、乳汁不通、红肿疼痛,怕冷发热,头痛体困”。常用量30—60克,水煎服。乳汁少、乳汁不畅,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。
4、通草:通草为常用中药之一,有清热利湿、通气下乳之效。对产后乳汁不畅或乳汁不下有奇效,常与王不留行、穿山甲配伍煎服。
5、王不留行:有治血通经、下乳消痈、利尿通淋之效,被誉为妇科通乳良药。《本草纲目》载:王不留行能走血分,乃阳明冲任之药,俗有“穿山甲、王不留,妇人服了乳长流”的谚语,是民间常用的通乳要药之一。产后乳汁不通,配穿山甲可以增强通乳之力。产后气血亏虚、乳汁稀少者,则配黄芪、当归。
6、穿山甲:有下乳、活血消症、通络、消肿排脓之效。本品能疏通气血而下乳,因气血雍滞而乳汁不下者,可单用,或配伍王不留行;若气血虚而乳汁稀少者,配伍黄芪、当归等益气药同用。
7、路路通:有祛风通络、利水、下乳之效。用于乳汁不通、乳房胀痛,常与王不留行、穿山甲、漏芦等配伍应用,通乳效果极佳。